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理论研究 > 华民学苑
探索慈善理论 关注老年福利
作者:李朝辉
发布时间:2008-10-24


        9月18日,华民慈善基金会举办“慈善理论与老年福利服务”研讨会。中国社科院的李培林研究员、杨团研究员、张时飞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的关信平教授、北京社科院的戴建中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陈树强教授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吕学静教授以及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博士、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研究员出席了会议,并先后发言,就“慈善理论与老年福利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一、财富的意义与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1、民间财富的增长是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

        现代慈善的发展是与财富的增长以及人们对财富意义的认识、对慈善本质属性的认识分不开的。卢德之博士认为,越是经济大波动的时候,社会问题就越多,社会矛盾就越突出,这时候,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显出来。中国经济越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的价值意义就越大。因此,我们一直在讨论、思考一个问题:财富与社会的关系、与个人的关系。社会需要有人大量地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人也值得大家去尊重他、支持他,因为社会需要财富。没有大量的财富,现代化也好、社会发展也好,都是空话。但是财富创造出来以后,财富的意义在哪里?留给孩子很多钱,不如留给孩子一种精神,一种对财富的有意义的理解。财富的本质属性是属于社会的。如果从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发展过程之中能够找到一种财富内在的那种精神,背后的道德精神,把这种精神提炼出来,对社会也好、对我们人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资本精神”的概念。我们赋予“资本精神”一种内涵,就是资本是有灵魂的,一方面它具有发展性,一方面它通过发展能够实现社会的这种平衡。“资本精神”最核心的内涵,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一个是平衡。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拼命”: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为着神圣的目的而花钱。当然这是需要顺序的,首先是挣钱,都不挣到钱,还省什么,更谈不上花了。

        杨团研究员在介绍美国基金会起源时也谈到老洛克菲勒的顾问向老洛克菲勒提的建议:您的财富积累速度非常快,就像滚雪球一样,如果不能使财富分散的速度像财富增长的速度一样的话,您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大,将来就会把你的子孙压死。老洛克菲勒正是基于这种对财富意义的认识,创办了基金会。

        2、社会契约意识的增强是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因

       

        李培林研究员指出,现代慈善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企业家的慈善精神,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社会契约,让企业家明白做慈善是掏钱来进行精神的洗礼、资本的升华,或者说是购买社会声望,这是一种社会的契约。在国外,如果你的财富不拿来做慈善,首先要缴所得税,40%的所得税完了以后,转给下一代,还要再缴纳60%的遗产税。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一大批企业家成长起来了,再有十年换代的时间就开始到了,当这些企业家把资产交给下一代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自己创造的资产最后怎么使用的问题。这时企业家就会考虑,拿比较小部分的钱来实现比较大的事业的追求,这是一个社会约制的一种规则。只有当这些东西都健全了以后,才能够使社会的慈善事业有一个比较符合现代规则的发展。

   3、政策法规体制的健全是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保障

        关信平教授指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不顺利的原因:一是与民营资本的发展不够壮大有关,中国跟美国没法相比,跟其他好多国家,就跟印度相比,我们民营企业都不如别人。在民间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或者说在发展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做慈善事业的基础确实不太好。但是这种情况在慢慢好转,而且情况很可观,从过去几年的发展势头看挺好;二是与慈善意识有关,过去一直觉得中国企业家想到的更多是自己这个小家,有钱的话都传给后代。现代家庭的小型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考虑要留给后代什么,企业家慈善意识越来越强。在民间的资本越来越强大,民间的企业家慈善意识越来越强的背景下,我们建议政府考虑如何来建构一个比较好的政策法规体制,让民间企业家(包括普通民众)他们愿意在社会慈善事业方面做出贡献的人,把慈善事业做下去、做好。

        4、现代基金会是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形式

       卢德之博士指出,基于对“资本精神”的认识,我们从前年就开始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样一个理想,于是就考虑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我们成立了华民慈善基金会,试图认认真真的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事业的路子。这里我们强调两个概念,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现代。中国特色是考虑把中国跟欧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像日本、新加坡、香港这些做了一个比较,他们的情况确确实实同中国不同,文化理念不同,传统不同,国情也不同。另一方面对于什么是现代慈善事业?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目标选择要坚持非功利性。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中国慈善事业也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或者说,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各种各样的状态都有,比如说一些企业,一些民众做一些好人好事,他有他自己一定的目标,我觉得这个也无可非议,这比不做好,但是这还不是现代慈善事业。华民慈善基金会成立后,大家已经看不到基金会后面有什么公司、个人的存在,华民慈善基金会是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不叫公司的名字、也不叫个人名字,而是另外起一个名字。作为基金会的理事长,我本人也已经不再担任企业的法人代表或者总裁等执行层面的职务、责任性的职务,而是专心致志做好慈善基金会。我们的口号就是把最好的事情做到最好。目标选择上的非功利性,是现代慈善的最本质要求。二是在组织架构上要完备。从个人对个人的捐助方式转向主要依靠慈善机构的捐助方式发展,这也是现代慈善事业的一个本质特征。因为慈善活动数量多,范围广,而且对贫困者的救助往往又很急迫,这就要求慈善活动的组织执行必须有高效能,慈善组织必须体现出高效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公开化的特点。可以说,没有高效能的专业慈善组织就没有现代慈善事业。通过实践证明,慈善基金会是体现这一目的的最佳形式和载体。三是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当慈善成为事业的时候,作为慈善事业的物质基础的资金保证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必须处于一个动态的、稳步的增长过程,必须不断壮大,确保基金会财源不断,才能实现慈善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慈善资金必须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实现保值增值。四是发展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要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既不同于欧洲福利国家加教会慈善的模式,也不同于美国宗教慈善加财团、个人公益模式,而应开创以调济贫富差距为目标的,以贫困救助为主体的,与其他社会公益相结合的新模式。

        对于慈善基金会的运作,卢德之博士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主导性。主导性就是必须以我为主。慈善虽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补充,但是慈善本身应该由民间来主导的,不应该是政府主导的。慈善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有钱的老百姓拿钱帮助没钱的、有困难的老百姓,实现一种爱的传递。慈善的本质是一种超越性的大爱,通过民间的传递,来实现一种大爱的循环。所以从机构的角度也要强调主导性,强调合作。慈善不是一种恩赐,不是一种施舍,但是这种合作必须以坚持基金会的理念、宗旨为前提,强调以我为主。二是直接性。慈善基金会在实施慈善项目时,应该直接同受助者接触,掌握第一手信息,并且把资助物品直接交给受助者,不再借助于其他渠道和第三方,以确保慈善资金、物品的安全性和效果。三、先进性。先进性主要表现为慈善基金会要有先进理念、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手段。这种先进性应贯穿于慈善活动的各种程序和各个过程之中。先进的理念,是指要运用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等研究成果来设计并提高现代慈善理念。先进的管理,是指借助政府管理和经济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再结合慈善基金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管理。

        5、慈善工作是人生经历的一大红点

       李培林研究员指出,目前在国外大部分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工资的来源是慈善捐款,工资的价格是低于市场价格。慈善工作更多地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慈善机构的工作证明可以成为慈善工作者一生档案中的红点。

        二、华民养老与老年福利

       1、三种形式加管理团队

        卢德之博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华民慈善基金会对机构养老和老年福利问题的思考。一是要搞清楚我们是谁?华民慈善基金会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政府、企业包括很多保险公司,都在探讨养老问题。基金会探讨养老问题首先就要站在慈善机构的立场上、以非营利为前提。二是要搞清楚我们倡导什么?目前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几种模式并存。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讨一种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人为本的养老模式。我们必须充分尊重老年人本人的意愿,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目前老年人大多不太愿意离开家,不太愿意离开社区,所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是一个主流。我们要必须考虑这个客观现实。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做的是机构养老,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初步的考虑是,华民应该确定幸福养老、关怀养老和救助养老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慈善机构办养老应遵循四个标准:一是非营利;二是可持续,非营利不等于不收钱;三是要强调慈善机构的道德性、伦理性;四是要使老人满意。根据这些标准,我认为幸福养老,是收钱的,但一般而言收的钱比企业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非常高档,环境条件一定要好,使有钱人愿意去,能够在那里找到幸福;关怀养老部分基本做到收支平衡;救助养老完全是福利性的。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建立这些机构都是由华民出钱的,不需要回收成本。回收成本是企业的做法,而不是慈善机构的目标。我们准备在明年到后年在北京开始实践。三是要解决管理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中国酒店管理集团的经验,慢慢地把一些国外的管理经验吸引过来,吸收过来以后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现代酒店管理集团一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类似于“黄埔军校”的本部,专门培训管理者,培训人才,然后扩大团队,做连锁,去托管其他的酒店。华民慈善养老机构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从管理入手解决问题。我们准备明年就送几个人到台湾、到日本去学习,培养国内第一代养老机构的职业经理人。然后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一个投资在三十个亿到五十个亿的华民养老机构,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品牌,从而推进中国的养老事业、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2、收编与新建相结合,见缝插针发展

        杨团研究员建议华民养老机构发展可以采取收编与新建相结合,见缝插针发展的模式。杨团研究员认为,可以用华民老人院的牌子,用管理团队的办法,建成连锁的老人院。这样做发展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毋须投资过多的硬件,只要把软件改造就可以了。新建主要是考虑现在的老人院管理、设备、设施整体上讲都是低水平的,需要有一些标准化的老人院。这个标准化并不是多高,这个标准是基本的资格,然后又能够对其他养老院产生辐射效应。如果说有合适的机会,见缝插针地建一些养老院,而且坚持走标准化老人院的路子。标准化的老人院意味着要统一设计,有一套标准的图纸出来。在养老事业方面可以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重要的东西是理出一个基本的思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打开养老事业的局面。

        3、“小老人向老老人提供服务”的志愿模式

        戴建中研究员提出,不仅资本可以拿出来做慈善,还应该带动人力资源拿出来做慈善。现在还有好多50多岁、60多岁的小老人,能不能让这些人力资源也投入养老,投入慈善事业。台湾、香港都这样,养老院里面白天没有多少专业护士,都是这批岁数不太大的老人去照顾那些岁数更大一些的老人,实现“一对一”的服务。因此应该把人力动员起来投入到慈善里面去,只要有这样一个条件,甚至在物质上给一些回报,很多人愿意干。“小老人”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父母,“老老人”也可以得到像子女一样的照顾。这些“小老人”还有子女,还可以带着他的子女从小感受到家里还有一个不是亲人的爷爷奶奶,这样还可以改变人的观念。“老吾老”比较容易,但“及人之老”很困难的,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关键就是一个价值观念的问题。

        4、机构养老与“一条龙”式的服务相结合

         陈树强教授认为,可以将机构养老与“一条龙”式的服务相结合。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为尚未进入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我们可以考虑在社区里建一些老年人服务中心,当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不能满足老年人要求时,再考虑让老年人转入到养老机构里面去。把这个服务在总体上连接起来,从居家、社区养老到机构养老,甚至“临终关怀”,提供一种整体性的“一条龙”式的服务。

        5、机构养老需要一流的团队  

        张时飞研究员指出,养老机构的发展需要有一支研究团队。养老机构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多个层面,其中也包括理论学术上的贡献,这对于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协和医院所做的就不光是看病,还有更多的其他贡献,包括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在国内,应该有一个研究团队,要吸纳并且注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打造高素质的养老事业发展平台。

         6.他山之石,亦为我用

         吕学静教授介绍了日本养老事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各类人员的培养,资格的培训。一是专业人员,固定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人员要通过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康复等内容在内的13门课程的考试,每年都要考。通过者按公务员待遇,职业有保障,素质也很高。还有一些是临时工作人员,类似小时工的性质。比如日本养老院帮助老人洗澡的都是一些家庭主妇,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属于小时工,但是报酬比一般小时工要高。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