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理论研究 > 华民学苑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发布时间:2009-07-30

 

        最近,搜狐搭建了一个名为“企业家论坛”的平台,其汇集了潘石屹、王石、任志强、朱新礼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家,我是唯一一位以公益慈善机构负责人身份担任这个论坛的企业家理事,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个平台的宗旨是求解复苏之路和探寻企业家精神。我对“企业家精神”的解读是当代企业家应以何种精神动力去挣钱,又以何种价值观去花钱,也就是以何种方式去处置自己日益增长的巨额财富,以求成为企业家的楷模。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确实成就了一大批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这批企业家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对国家贡献大,声名也响,极具道德感的企业家,这些人在获取巨额财富后,拼命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并且克己、自律甚严,比如陈光标;一类是边发展自己的企业,边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拼命赚钱又舍得将钱投入公益慈善事业,如房地产大亨王石,湖南商界常青树胡子敬等人;还有一类是暂时尚未考虑“为神圣目的而拼命花钱”这一问题,但拼命发展、壮大自己,扩大企业规模,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引领行业共同发展等等,这些企业家虽然现在还没将钱投放到公益慈善上,但为扩大就业,增加财税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认为,上述三类企业家应是我国目前企业家中的主流,其社会责任感和贡献是值得歌颂的。但是,我们也不免痛心地看到,还有那么少数企业家既无社会责任感,又无道德层面的追求,做些让人不屑之事。这样的人也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利用改革的大好时机,捞足银子后,或跑到国外去花天酒地,或跌入赌场乐不思蜀,最终身败名裂,如国美原掌门人黄光裕;一类是利用转型期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健全之机,大搞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企业扩张了,财富累积了,但坑民误国,最终落入法网,如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还有一类企业家是干脆不思进取,不图发展,终日昏昏然,飘飘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依我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类企业家终会出局淘汰。

        在分析现今中国两种形态的企业家之后,我想向各位介绍美国和中国的三名伟大的企业家。这三名企业家不仅是把巨额财富捐赠给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依据各自不同国情和现实,提出了关于企业家财富的理念和社会责任的命题。

        第一位就是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他通过自己的奋斗,从一个小信差、一个贫穷移民的后代,变成了当时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拥有了财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加。当亲人一个个离去,当曾经离弃过的朋友也不再回来,他开始感到了孤独,这促使他开始思考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实施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他设立了“卡内基基金会”、“救济和养老基金”、“舍己救人者基金”等若干项基金,通过这些基金会他把财富回归社会,用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位是比尔•盖茨。卡内基有思想有理论,比尔•盖茨也有思想也有理论。比尔•盖茨的特点是由首富变成首善,他这一转变的理论渊源就是他提出“创新资本主义原理”。我在之前的一条博文中认为,这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精神之间搭建了桥梁。传统的资本主义把人性利他的一面缩小了,利己的一面放大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却把利己的一面扼制了,把利他的一面放大了,而创新资本主义在尊重利己的同时,把利他的一面放大。从事慈善是比尔•盖茨践行其创新资本主义的必然选择,慈善也因而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个结合点。

        第三位是李嘉诚。与前面两人不同的是,李嘉诚是把“李嘉诚基金会”当成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他曾经也为“李嘉诚基金会”的生存而愁得睡不着觉,后来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不把“李嘉诚基金会”当成自己又多了的一个孩子?这样基金会哪怕在他百年之后也不会消失,也还可以健康地发展,谁都不能从里面拿走一个铜板。于是,他把他一生艰苦创业积攒下来的家业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固定了下来,像给两个儿子留遗产一样的留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作为他人生的一种价值表达,他的财富也将通过“李嘉诚基金会”回归社会。

        这个三人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更值得思考和赞扬的,是他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和处置方式。把这三个人做个比较。卡内基是退休了以后做慈善,他的理论依据是《财富的福音》,比尔•盖茨50多岁,还没有退休,是转型做慈善,他的理论依据就是创新资本主义。李嘉诚现在80多岁了,他还没有退休,还在做生意,还在不断地创造财富。但是他把慈善纳入了一种亲情关系,作为他的第三个儿子。虽然这三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有共同点:首先他们确实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其次是他们将大量财富回馈给社会。比尔•盖茨提出他的钱不留给女儿。而李嘉诚两个儿子都是大企业家,他的财富就应该交给他们去更好的发展。作为他人生价值的体现、提升,他拿出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做慈善,成立基金会,并把这个基金会看作是他的第三个儿子。这也体现了一种中国文化,把亲情和财富联系到一块。

        现在,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已经产生。搜狐搞这么一个平台,就是鼓励这些企业家,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创造财富的责任,一个就是消费、处置财富的责任。
卡内基、比尔•盖兹和李嘉诚都可称为大写的人。我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就要做这样的人。
 

(根据理事长卢德之博士在湖南办事处的谈话整理)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