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理论研究 > 华民学苑
《走向共享》的文本特征与作者思考未来的基本方式及其意义
作者:唐宜荣
发布时间:2014-06-17
 ——作者的基本思路与我的阅读体会
 
(2013年12月24日)
 
作者按:2013年12月24日中山大学举办了“走向共享:中国公益慈善伦理前沿论坛”,因为与会人员多,发言时间有限,我在会上只谈到一些基本观点。今将讲稿全文刊出,以期抛砖引玉。
 
明天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在这里先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圣诞节之际,我们讨论“共享”这个话题,感到有一种神圣的意义。所以,非常感谢万俊人教授、李萍书记主持和指导今天的座谈会,非常高兴与各位专家、学者参加今天的会议。我觉得,今天在当年中山先生倡导“共和”的中山大学讨论卢德之博士去年以来提出的“走向共享”,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现在,“共和”早已是世界人们的共同价值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已经成立64周年了。我有理由相信,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走向共享”在先行者们的倡导下,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并将逐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现实生活方式。
今天的发言,是我第一次公开谈论卢德之博士的《走向共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今天的主题是“伦理前沿”,所以我想侧重谈谈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走向共享》的文本情况;二是谈谈我的阅读体会。两者在客观上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我的发言可能是一种夹叙夹议的方式。期待对大家有一些参考。
 
《走向共享》是卢德之博士最近出版的著作,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政治伦理著作,因为共享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伦理范畴。该书出版一个多月来,已经在国内外获得了积极的反响。英文版由美国东西方中心译出,近期将在美国、加拿大出版。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走向共享》这个文本有利于我们认识二十一世纪全球的发展、并且增强对人类未来的信心,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特别是“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创造与超越物质财富、追求美好人生与人类的共同价值。正如著名伦理学家、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在序言中所说的:“《走向共享》是一本学术著作,但又不是一本寻常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一、文本形成时间与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走向共享》这个文本出版后就是客观的思想存在物,有待于社会的阅读与理解。为此,我想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特定的历史时间。文本是20127月到20138月形成的,这段时间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领导换届交替的重要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推动新一轮历史性改革发展的转型时期,是中国思想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慈善等领域十分活跃的时期,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社会面临重大调整的时期。作者希望自己的思考与追求既能切合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潮,也要反映世界发展基本趋势,就决定了《走向共享》必然是一个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走向的文本,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面对现实、展望未来、主旨鲜明的思想性文本。
2、集中的主题发掘。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不平等的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深化了。如何消除和缓解不平等呢?世界上有良知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等都在寻找方向与方式。作者用一年多时间紧紧围绕共享这个政治伦理最前沿的“宏大叙事”展开相当广泛的比较思考,并贯穿到自己的经济活动与慈善实践之中,这在目前过于浮躁的学术气氛下无疑是相当难得的。也正因为集中时间、精力与学识,集中主题地“仰望星空”,作者的思考才更加具有了思想文本所应该达到的要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足于中华文明与中国国情,放眼全球共同价值,并且融合比较政治、比较经济、比较文化以及法律制度等思考与反省,在积极地展望和追求未来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个思想文本,并且把“多数人主义”这个既抽象又具体的中心主题,把它的普遍性融入到了“共享”这个一般性社会结论之中,给思考未来的人们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感。我想,这个目的达到了。
2、强烈的口语色彩。文本是作者在国内外20多场主题演讲、专题座谈会,包括在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地讲稿基础上的综合稿,由于既要面对国外专家学者的“追根究底”,又要让国内的年轻人“知其心志”、豁然开朗,所以作者以慈善为切入点,围绕慈善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展开讨论,他没有使用复杂的概念演绎、烦琐的抽象推理,示人的是一种简洁、晓畅、明快而平等的话语体系,或者说一种促膝长谈式的交流,说的是生活中人与物、事与理,都与社会或个人的过去、现实、未来息息相关。所以,文本的口语化相当明显,但仍然以相当内在的逻辑思辨色彩,用不太长的篇幅展现了对共享“这个宏大叙事的新的思维框架”。我认为,作者达到了他所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性思考与学术提升”的目的。
二、文本立论与阐述上的基本特征
我想说明的是,《走向共享》是一个崭新的政治伦理主题,这个“宏大叙事”的严肃性、理论性、前瞻性自然要求作者的阐释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从文本看来,已经达到了这种要求。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纵论古今、东西沟通。作者认为,知古鉴今,了解西方,借鉴西方,用以改造自己,让我们可以少走弯路,才是他一贯的思想追求与研究志趣。所以,他坚定地说:“现代文明的建设需要思想现代化,思想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灵魂。这个灵魂需要到马克思那里找,到老祖宗那里找,到一切人类先进文化那里找。我找到的就是两个字:共享。”这种气度像一条红线一样纵横交织在文本之中,特别是他在阐释“共享”的本质和层次性,以及倡导“超越左右、追求共识”思想的时候,更是以鲜明的包容性、建设性构建出了文本推陈出新、兼收并蓄的理论大气与思想大度。
2、立足现实、找准目标。作者对现实的忧患和对历史的追溯,坚定了他对共享的判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它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实践;既是一种目标,又是一种过程。而且,以‘共享’为核心的理念,既可以解释中国乃至世界当前和未来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到社会发展,或者说找到怎样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向感。”这是作者在前沿理论上自信,也是作者的理想自信,而且这种自信气度无疑来自他对现实的审视、认识与对目标的理解和把握。
3、实践梳理、行动引领。作者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边实践边思考的人,有时候实践多一些,有时候思考多一些,反映到文本中就是对实践的关注与研判。比如从实践角度勾勒了“中西方共享思想的交流与影响”,重点分析了最近160多年来,中国出现的五次重要的中西思想文化交流情况及其结果比较;比如对社会道德的倡导与对法治制度的诉求,始终站在分析、反思传统与现实的基础之上,不是无病呻吟或者隔靴搔痒;比如对“多数人主义”和共享实践的艰巨性、复杂性具有清醒的认识,所以明确指出“走向共享”需要时间,甚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等等。这种关注发展事物起点、过程与结果的叙事方式,集中反映了作者既重思想引领、又重实践推动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要求。
4、判断坚定、用语生动。我想,既然思考的是政治伦理的前沿问题,就更需要作者具有审视现实、明辨事理、敢于实话实说的智慧与勇气。正因为如此,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与真诚的思想表达能够达到相当的和谐与统一,看似娓娓而谈,简练的语句却恰当地宣示了深沉的思考与理性的判断。比如“人治是治不出现代化的”、“不共享就可能被共产”、“讲真话、做实事、重法治”、“顺天意,走正道”、“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灵魂”等语句,言简意骇,铁骨铮铮,同时给人以广大的思辨空间,让人们在纵横比较思考中给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他喜欢使用“我觉得”这个词,似乎从来不强求别人认同他的分析与判断,但他总是以清晰的思路与透彻的结论让人相信他的思考切中肯絮,击中要害,至少给人一片更加自由的比较空间,给人一种新的分析角度和参考的结论。在这种内在的张力收蓄与扩张上,作者显然是一位思想博弈的智者。
三、文本所蕴藏的个性化思考方式
    阅读文本,总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博大的胸襟与对人类的关切,对未来的期待,现实生活中,他用自己的慈善行动注释了这份爱心。在思想上,他又以纯粹的价值追求与透明的生命要求,注释了他在政治伦理上的追求。而且,这一切都是通过昂扬的激情与纯粹的理性表达出来,就像作者强调纯粹慈善一样,行善出于自愿、自由,不需要任何方式的回报,但鼓励受助者传递爱心。发人深思的是,他把自己的思考与追求中所蕴藏的社会理想,都透明地写进了《走向共享》。
1、坚持哲学思考,形成了文本的思想高度。哲学是一种方法。哲学就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古希腊哲学家就是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的。《走向共享》思考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向,是一种关于社会制度、目标的理性思考。如果说在遥远的古代,一些彪炳史册大哲学家已经看到了未来“大同”的远景,但现实的条件遥不可及;现在,人类创造了足够多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同”的基本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了共享这个“宏大叙事”,既是一种哲学观,又是一种现实追求,而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作者这种立足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思考,形成了文本独特的思想高度。
2、展开全球视域,形成了文本的思想广度。作者立论基础上是全球发展。在作者看来,面对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无论东方西方还是南方北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自然灾害和新技术面前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而就全球来说,已经创造出足够多的财富了,人类在这些财富面前,能够达到生活的目的,然而人们没有这样走向共享,反而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趋势一定要改变,而且一定会改革,人类只有在共享有旗帜下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如何才能拥有呢?作者比较了中外思想、文化、制度之后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推进现代制度建设,比如断言“人管人是管不好的,只有制度才能管好人”等,很可能就来自于他那种全球视域的审视、比较而得出的一个结论。
3、运用多层次分析,形成了文本的思想深度。通过文本,我们看到了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古今思想观念差别,看到了从追求物质到重视精神价值的分析,看到了从社会整体到人们个体的区别与统一,看到了从创造财富到超越财富,再到更高层次的创造转型,看到了“共享”的本质是平等与自愿、是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而不是相互背离,看到了“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是真正的“大多数主义”,看到了官民共治的政治伦理是官民平等、民与官相互尊重并协商治理,以实现官民共进,看到了“以权威推动法治,以法治推动民主,以民主制衡权威”的官民共治社会治理形式与机制等等,这些多层次的分析,真正把我们引向了深邃的思想境界,让思想之火点燃我们的血肉,共同去思考与追求共享的未来。
4、构架思想支柱,构建了文本的立体维度。我们周围的空间有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维。所以,有维度才会有空间,我们可以引申出有维度才会有立体,有维度才会有生命。就《走向共享》立体维度来说,资本精神是思想基础,积极创造财富、公正地分配财富作为支柱,走向共享作为发展目标,这些思想维度就像四大立柱一样,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既关注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又联系人类当今与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思想架构。在作者看来,建立在资本精神基础上的财富创造与财富平衡的自觉,是人与社会的现代自觉,只有认识到了这种思想维度,才能努力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更好地理解走向共享,促进社会一步一步走向共享。
三、文本的基本价值与意义
1、文本“对国际慈善有重要贡献”。《走向共享》与目前众多的一般理论性文本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性,它探索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道”,是关于总体走向与趋势的基本构想,而众多人讨论的往往是“术”,是发展中的具体设计与构造。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读者,都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美国许多专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有20多位学者来信说,要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前几天美国罗格斯大学威廉·沃尔德曼教授在发来的评论中指出,卢德之博士关于共享思想的言论与著作“对国际慈善有重要贡献”。我想,这种贡献更多的来自政治伦理上的创新思考与新颖结论,也说明共享思想已经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重要话题了。
2、文本具有鲜明的文献特质。理论性文本的最高价值在于文本的文献性。《走向共享》出版以后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思想成果,接受的是读者的评判。就社会评价来说,它处于发酵过程之中,我不能说它已经拥有了文献性,但其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追求与对人类终极关怀,特别是文本本身所探索与追求的中国社会发展理想与目标,以及对人类未来前景的严肃分析与审慎把握,已经说明这个文本具有了鲜明的文献特质,作者的激情、胸襟与理性追求已经融入到文本之中。我想,人们不会忘记今天在中国出现的这个思想文本。
3、文本将影响人们思考与追求未来的方向。我认为,这个文本的突出意义在于它给了人们一种明确的方向感和未来感,虽然有清醒的批判与比较,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但整体主旨具有鲜明的建设性与发展性,给出的是光明的未来和共享的世界。具体而言,这种理想的光芒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走向共享》,我们感到它是建设性的,而非消极的批判,更不是虚无主义的推倒重来;它是实践性的自我行动与社会改革,而非遥远的愿景设计;它是历时性的传递与发展,而非横切性的片面推衍;它指出了过程与时间的必要性,而非愤青式的迫不及待、急功近利;它是综观全球的趋势性概括,而非一种体制的致胜武器;它是希望这是全人类共同目标,而非社会个体的个性追求。总之,文本给人的是一种基于理性的整体呼唤,一种充满激情的共同价值追求,一种自信、希望,一种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勇气与力量。
四、阅读文本的几点启示
一个特色鲜明的思想性文本自然不像一个文学性文本。所以,我们不能想象阅读《走向共享》像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于文学文本的形象化与多解性,理论性文本则具有丰富的分析性、启示性。就此而言,《走向共享》对我们思考政治伦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1、资本精神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精神追求与社会驱动力。我认为,资本精神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伦理智慧。资本是一个好东西,蕴藏在资本背后的精神更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现在面对着许多困难,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还会面对更加艰巨的困难,但只要我们的方向正确,始终坚持大多数人主义,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公正地处置财富,道路尽管曲折,前景也一定是美好的。而且,用资本精神引领社会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并且沿着这种正确的方向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我想,这才是走向共享的内在要求与真正目的。
2、任何时候都应当追求以多数人为目的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和共享一样,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伦理范畴,它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发展应当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诉求。但是,社会正义、贫富差距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只有加强制度建设,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到法治的全过程,成为人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结果,那才是我们不断走向共享的过程。
3、共享理念是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共同价值。思想文化比较与交流贯穿了《走向共享》。这让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但我们还没有适应工业化或者后工业化的社会。为此,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全球化趋势下,努力把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系统与传统文化终极关怀融合起来,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源的基础上,以包容的思想文化智慧与政治气度展开中外比较、古今比较、自我比较,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而这一切如果用“共享”去引领,那么我们就也许可以作出更好的选择,更好地前行。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年10月19日,卢德之博士在中山大学马丁堂演讲时说过的一段话。他说:“可以说,20世纪以前,全人类主要力量都放在发展上,为此而不懈地与自然、社会与人类本身斗争,主要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等。可以预见的是,从21世纪开始,人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应当思考人类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国与国、地区之间必将在发展理念上超越过去,从斗争、竞争走向交流、合作,走向共享。”我相信,卢德之博士的预言——走向共享,将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确选择与必须的道路。祝福人类!祝福我们自己!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