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理论研究 > 华民学苑
“爱”“变”“中”“和”“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六字经”
作者:卢德之
发布时间:2015-07-21
 
    今年6月下旬,我再一次访问了俄罗斯。访问期间,有幸再一次见到了俄罗斯的一位大神父,我们再一次讨论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神父特别喜欢中国文化。他说,他了解中国文化,是从学习老子的《道德经》开始的,他可以用俄文背诵《道德经》。我向神父介绍了我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些体会与认识。他把话题变得更高了。他甚至认为,未来的世界文化很可能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融合了世界主要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流文化。虽然这是我与神父之间的文化交流,真诚、开放、畅所欲言,但是给我的震动和启迪还是非常强烈的,巨大的。神父的这个推论,让我再一次回头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

长期以来,我就在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到底怎么来理解中国文化?我思考得最多的是“爱”“变”“中”“和”“道”“德”这六个字。前面四个字“爱”“变”“中”“和”是基础,也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位置;后面两个字“道”“德”是提高与升华。我把上面这六个字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六字经”。当然,我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包含在这六个中,只是我一个人的体会,一个人的归纳与总结,不一定正确,仅仅是我的一己之见而已。这一点,我必须首先说清楚。

我们先说第一个字,就是“爱”。从汉字造字上看,古汉语里的“爱”字是一个象形、会意字,上面是一只手,中间一个宝盖头表示屋子,下面是一颗心,心下面也是一只手,双手捧着心放在屋子里,这才是爱。所以,中国人讲的仁爱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爱,一种发乎内心的善,是一种灵魂深处对至善的表达。孔子讲“克己复礼”,复什么礼呢?有人说是恢复“周礼”。我认为,孔子就是要回归到人的本性上去。后来,孟子讲养浩然之气,王阳明讲本心、知行合一等,这些原理归根到底就是讲那种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至善的爱。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没有“心”也就没有“爱”,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爱”,立体的“爱”。所以,人们有了这个爱字,谁又能无心呢?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当然,西方人同样讲“爱”,讲“大爱”,但是他们这个“爱”与中国人讲的“爱”是有区别的。西方人的“爱”既来自人的内心,也来自上帝的启示与告诫。“爱”的核心强调的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儿子,所以那个“爱”有一种明显的平民化色彩,是一种平面上的爱的表达,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关心与爱护,或者说是一种平等的爱,归类也比较清楚。中国人的这个“爱”突出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中国人很早就从“神”的世界出来,回到了人间,人间出现了“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天子”又规定了君、臣、父、子、师、生、夫、妻等之间一种清晰的关系,结构相当复杂,却又十分深刻,具有严格的规定性,“爱”也因此具有层级性。所以,我觉得中国传统文明中的“爱”要比西方人追求的“大爱”更深刻,更有立体性,属于本体论的范畴,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本原”的东西,来自于人的自身,或者说人的心灵深处。

第二个字是“变”,也就是《易经》中的“易”字。为什么是“变”呢?人从孕育到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世界万事万物,哪一种不处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之中呢?社会发展也一样处在变化之中。中国人在遥远的古代就看到了这种“变”,而且写成了一本叫《易经》的书,主要是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加上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讨论了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之间十分复杂的关系,希望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我们想一想,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在那么遥远的古代就这么集中地讨论万事万物变化的书呢?中国的先民却写出了一部专门研究“变”的书——《易经》。长期以来,有的人认为,《易经》是一部筮书,是一部给人们的行动提供准则的书;也有的人认为,《易经》是一部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等等。不管怎么说,人们通过《易经》的解释去还原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让人们去理解和明白更多的道理,这样一来一往,自然对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价值和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不了解中国人对“变”的认识,不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也就没有真正走入中国文化的宝库,也就不可能认识中国人心目中的“大道之源”到底是什么。

第三个字是“中”,也就是“中庸”。前面我们谈到了“变”,那么这个“变”又应该怎么去变呢?没有规则的变,就会是乱变,乱变是会出大事的,出大问题的。那样的变,肯定不是我们变的初衷。怎么变呢?核心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同样万变不离其中,我们要变,但是不乱变,要按照一个规律来变。这个“变”里包含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很大很大的学问。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变”,一定要好好理解《中庸》这本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宋代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就说明了《中庸》的重要性。那么“中”到底包含了哪些意义呢?一般说来,至少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是不偏、不易;第二层是中正、平;第三层是好的意思,也就是通俗说的中用的意思。上升到哲学上的含义,有人则是这样总结“中”的:“动中取衡,静中就重;不辞两极,勾势恰作;不死不肆,不邪不正;强为之名,强为之形,是妄自揣测也;世人为劝向善,多取正意,然而道若为物,状摩恍惚。”如果用一句更普通的话来表达,“中”则是一种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的状态,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一个“度”。我想,这不正是当今世界,不论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都最需要的东西吗?显然,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我觉得,中国文化中的“中”,正是当下世界所需要的东西。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能够离得开“中”这个东西吗?就拿“二战”之后的世界来说,中国人是比较讲规矩的,美国人就不太讲规矩,苏联人也没太讲规矩。尽管如此,中国人却从来没有坏过规矩。中国人是“中庸之道”的后人,知道什么是“中”所要求的“度”,也讲“度”,不走极端。这个“中”不正是今天全世界人民都需要的东西吗?我们不能因为需要讲“爱”、讲“变”,就不讲“中”了,不讲“度”了。如果那么的话,世界就会天下大乱了。人类文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谁也不会希望天下大乱了。

第四个字是“和”,也就是强调和追求“和谐”。这个“和”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概念。“和”至少包含了三层意义:一是平稳,和缓;二是协调,关系好,均衡;三是和解,媾和。你看看中国历史,漫长的时间里,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管怎么打,不管朝代怎么更迭,中国最终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统一的大民族。“和”始终是中国文化的基调和主调,也是中国社会的基调和主调。不看到这一点,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也理解不了中国。中国也讲“同”,甚至“大同”,但这个“同”不是同一,更不是一模一样,而是一种协同。“和”与“同”有相近的地方,但本质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里,“和”不是“同”。和,是有异、有差异的,而且有差异才正常,有差异促进更好地“和”。同,是无异的、没有差异的,没有差异就可能没有动力。所以,世界只会“和”,也只能“和”,是“和天下”;世界不会“同”,也不可能“同”,不是“同天下”,世界将是“和”的世界。而且,这个“和”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和谐”。中国文化的这种基调与语调,都决定了中国总是以“和”的方式去对待与处理世界事务。中国发展起来了,只会给世界带来福祉;中国崛起了,只会更好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不说远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六十多年,中国就是这样走在世界上的。只要不带偏见,不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五个字是“道”。在汉字中,“道”的最初意义就是道路。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这个“道”不是道路有道,也不是茶道、剑道的“道”,更不是一般道术里所说的“道”,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那个“道”。“道”这个概念也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的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等,所以它的哲学含义非常丰富,非常复杂,具体含义往往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是老子的观点,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没有把握这一点,也就不可能把握老子的伟大之处。第二,自然规律。这一点许多人都能很好地理解。我们无论做什么,只要找到了规律,也就好做了。第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这一层就更好理解了。正因为有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道”也就包含了天道、人道、地道,把握了“道”,也就可以理解和把握天上宇宙、地下的埋藏与人间的万象了。总之,“道”后来成为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哲学范畴。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前面谈到的“爱”“变”“中”“和”也是有“道”的,也是有规律性的。“爱”是万物发展的一个源头与基础。有了“爱”作为基础的发展,也就有了“变”,“变”是变化、发展、进步,也会是一种“变通”的方式。世界只有变化才有会进步,不变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是,无论怎么“变”,必须有一个度,不能无度地“变”。这就出现了“中”,有“中”就是有“度”,有“度”就能更好地“变”,更好地发展。发展到哪里去呢?发展到“和”那里去,发展出一个“和天下”。这个发展过程就有“道”,就是“道”。中国社会的发展有这个规律,世界发展也应当有这样一个规律。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道”是中国发展的哲学,也是世界发展的哲学。

第六个字是“德”。多年前,我研究“德”这个汉字的起源后发现,“德”是一个能够通天地的字。“德”字上面的那一竖,顶天立地,发乎心,直达心。“德”的本来意思就是,一个人往前走,那就一定要好好看准你“所行之路”的方向。到了中国哲学那里,“德”就有了遵循本性、本心的意义,一个人只要顺乎自然,那就是有“德”了;一个人做到了本心初、本性善等,也就有“德”了;一个能舍失自己一些过分的欲念,也就是有“德”了。所以,用一句话来说,这个“德”就是要求我们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破坏自然,去发展社会,去提升自己,否则我们就会受到“德”的惩罚。老子就非常看重这个“德”,与“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道德经》。在老子看来,“道”是在承载一切的,“德”则是在昭示“道”的一切的。“道”无言也无形,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只要去认识它、感知它,就会找到“道”。“德”则是“道”的具体实例、具体体现,是我们的实际行为。“道”与“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体与用之间的关系:“道”是不可言说的,是体;“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是事物的存在规律,是用。我认为,“道”是能够认识和把握的,“德”则是需要“补”的。“德”又可以分为良德、美德与圣德三个层级。人生更需要瞄准这三个层级,不断地“补德”。我补人生这个“德”字,用的是“放弃”,就是用“放弃”去“补德”。第一步,我放弃了“官”位,没有官位,回到了民间;第二步,我又从“官商”变成了“民商”,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步,“放弃”财富,走上了慈善的道路。我认为我“从良”了,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良德的人,不是一个只有恶德的人了。我还要向上发展,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来“补德”,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圣德就只能作为人生的一个追求目标了。圣德就像天上的太阳,我们只能眺望了。我想,中国孔子、老子就是有圣德的人,开创佛教的释伽牟尼、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等世界宗教的创始人都是拥有圣德的圣者。

所以,我把“爱”“变”“中”“和”“道”“德”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了。我把自己的这些认识说给俄罗斯神父听,神父觉得我讲得有道理。究竟有没有道理,有多少道理,我也把握不准。我还要说明的是,不管怎么看这六个字,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我所说的体会是我认真研究后的一己之见,我自己觉得非常有意义。为此,我更加清醒地认为,西方文化也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科学、法制、公平、正义等。同时,如何把东方文明中的这种本体论范畴的东西制度化,如何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好东西融合起来,嫁接起来,真正实现共享,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发展得更好。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所以,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应当高举中华文化的大旗,特别是“爱”“变”“中”“和”“道”“德”这“六字经”,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融合起来,共同造福人类、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2015年7月20日)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