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北京高校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08-05-06

        4月22日下午,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北京高校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华民慈善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出席签约仪式的有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博士、研究员朱红教授、副秘书长黄震博士、其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签约高校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主持了签约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冯俊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华民慈善基金会的无私善举表示感谢,并预祝该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博士就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问题和基金会的情况做了介绍。他说,华民慈善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注册,由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非公募慈善基金机构,是我国大陆地区截止目前原始出资额最大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

        卢德之理事长还介绍了华民慈善基金会的理念。华民慈善基金会认为慈善是人类世代相传的一种普遍道德实践,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至善价值取向,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主要道德成就之一。现代慈善事业,是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家、企业完整体现自身价值的具体方法。现代慈善事业的精神和实践,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深刻、最具有道德光彩的部分。

        卢德之理事长指出现代慈善事业必须具有科学的理念、方法和制度。对于慈善项目实施和基金会的管理,华民慈善基金会遵行以下原则:一是诚信原则;二是专业原则;三是规范原则;四是透明原则;五是高效原则。基金会的运转效率要高,同时基金会的基金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也要做到增值高效。

        在项目的设计和策划上,华民慈善基金会始终坚持实验性、示范性相结合。目前的项目方向为促进大学教育后的机会平等,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民政部门业务范围内的部分慈善项目,捐资人指定的慈善、公益项目。谈到华民慈善基金会发展目标时,卢德之理事长说,华民慈善基金会的初步发展思路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和各有关部门、企业及各界热心人士一道,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高效、科学、可持续的现代慈善基金会发展模式。在规模上,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人民币以上规模,10年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以上规模,成为华人世界的一家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的现代慈善基金会。

        之后,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黄震详细介绍了“华民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的项目背景、扶助范围、扶助额度、扶助方式等具体内容。最后,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基金会与5所高校的代表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