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主席,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华民慈善基金会成立四周年庆典活动暨华民现代慈善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此,我谨代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对此次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8年,对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基金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以公益为主体的慈善组织,以前所未有广度和深度,参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受到了人民的广泛关注和热切期盼,标志着中国的基金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民慈善基金会是在全社会吹响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号角中诞生的,乘着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东风,承载着捐赠人的理想,饱含着老领导、基金会理事、监事、捐赠人以及工作人员的心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经四年了。四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惊鸿一瞥,但对华民慈善基金会来说,却是努力探索的四年,是扎扎实实工作的一千四百六十天。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本人与华民慈善基金会结下了很深的渊源,可以说见证了华民慈善基金会的成长历史。四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捐赠人、监事以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华民慈善基金会依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自身的章程,不断完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增强透明度和机构社会公信力,在教育、养老、慈善研究民政救助等领域,根据社会需求和基金会的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慈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以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为对象,采取现金资助、求职培训和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50所高等院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七千万元人民币,资助学生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培训学生超过了三万人次,很大程度缓解了受助学生在就职过程中的经济困难,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求职机会,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工作。这一项目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高校就业领域,取得了很好反响。同时,华民慈善基金会在抗震救灾,科研支持、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和行业推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尤其在抗震救灾方面看,不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华民慈善基金会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公益慈善组织社会责任,感受了基金会的风采,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被国家发改委、人保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的称号。由于综合表现优良,2011年被民政部评为4A级非公募基金会,成为了基金会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的优秀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人民慈善意识的提高,以基金会为主体的公益慈善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作用日益显著,成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当然,基金会的发展与社会的强烈需求、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基金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基金会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从实际出发不断推动政策法规体系、社会监督体系、行业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登记、年检、评估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基金会在法人治理、项目运行、人才培养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基金会践行宗旨、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支持包括华民慈善基金会等17个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基金会的行业自律组织——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基金会分会,卢理事长当选为首任会长。今年,中央财政有两百亿财政资金涉及到社会组织发展基金,支持包括基金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发展。
今后,民政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离职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广大基金会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关注群众的合理期待,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公众也应理性地看待基金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参与支持基金会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基金会公益慈善组织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最后祝愿包括华民慈善基金会在内的所有基金会稳步发展,祝愿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