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共享的福音:蓄势待发的中国家族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4-08-18
 
尊敬的窦部长、尊敬的中外慈善家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主论坛的主题叫做创造共享价值。我非常感谢主办方的设计,终于把慈善和共享连到了一起。三年前,我曾经在一个历史学的论坛上谈过一个观点:慈善就是共享。去年,我在哈佛大学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叫《超越左右 追求共享》。今天,我终于可以在中国的慈善界来谈共享了,谢谢主办方。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共享的福音:蓄势待发的中国家族基金会》。这里有四个关键词:共享、福音、蓄势待发、家族基金会。 

一、什么是共享?

共享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共生、共存、共长,也就是共发展的关系。我认为共享既是人类社会起点,又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不过是在原始状态下,可能是一种低级共享,但是到了高级社会以后,应该是一种高级共享,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追求的过程。从中国历史长河看,实际上我们的文化记忆是从共享开始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人设计的井田制,中间那块地是公田,周围的几块是私田。这里的公、私不是我们现在的产权概念上的公或私,有点以劳动代替赋税的性质,公田的收成归政府,私田的收成归自己。如果你失去了劳动能力,比如五十岁以后,私田会被收回,再重新分配。后来的均田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制度设计的某些元素。从思想渊源上,孔子讲的大同思想,包含的最深刻的内涵就是共享,比如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有共享的色彩。到了近现代,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向中国人传播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尽管是说共产,但本质上是追求共享。30多年前,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也是要实现共同致富。后来,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偏差,这样的目标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并没有带来大多数人也富起来,甚至还有一小部分人一走了之。在当下,党中央进行的反腐工作,就是实现共享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当然,公益慈善更是一种自觉、有力、深入灵魂深处的重要的共享方式。我的微信昵称是“共享主义者”,我认为从事慈善事业,就是在践行自己的共享理想。

在这里,我还想把共享与共产的关系做一下简要说明。共享是目标,共产是手段。比如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再比如对当下的那些不正当的权贵利益集团的剥夺,这些都属于共产的范畴。但是,我们不能乱共产、反复共产、不断共产,甚至把共产当目标。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如果不共享,那很有可能被共产。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是以共享为目标,以公平、民主、法治为基础的多数人主义,这也是我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财富家族是追求共享的先导力量

什么叫家族?大家知道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亲属集团。一般来说,家族是指直系或者旁系构成的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家庭关系。现在,孔子的家族已经到了80多代了,但他的直系到孔融时已经断了,现在传下来的是旁系。从原始社会开始,家族成员是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过着原始低级的共产主义生活。后来发展到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乃至到国家,从根子上讲,都是不同家族为追求共享而进行的各种联合方式。在追求共享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精英家族,比如说有政治家族,也有财富家族家族,还有文化家族,还有近两三百年来到现在形成的慈善家族。

我们再来看看中西方财富家族的比较。从中国历史上看,财富家族与文化家族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依附于政治家族上的,虽然依附于政治家族、依附于皇权上,但是财富家族的因子早就种下了。近代以来,出现了工商家族,但是由于社会变迁加上外族的入侵,又多次被打断了。实际上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应该没有真正的财富家族的形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初步形成了一些财富家族。我把它分作三类:一类叫做土豪财富家族,第二叫做权贵财富家族,第三类是工商财富家族。就工商财富家族而言,因为形成的历史时间太短,加上也没有明确的信仰,所以虽然有形,但是神不够,我把它叫做缺少资本精神。中国的财富家族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资本精神的引导。当然,没有资本精神,或者说资本精神不够,不能只怪财富创造者。资本精神是一种全民族的精神,在大家都追求财富,又不尊重财富创造者的社会,只要求财富创造者是完全讲诚信的守规则的圣人,这可能吗?我认为这种可能不大。新时期中国本土的完整的财富家族还不成熟,慈善家族基本还没有形成。一般一个财富家族至少要穿到三代,因为我们只到了富二代,没有到富三代富四代。但是在家族慈善方面,有了一些很好的先行者,比如像牛根生先生、曹德旺先生等等,正在积极做这方面的探讨。

西方的历史文化基因有不同的一面,他们比较关注个人的价值,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也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财富家族的基因强一些。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财富家族形成,并大规模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很有影响力的财富家族,比如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等。这些家族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传承,包括慈善的、企业的,信托机制等等。总的来说,既具有公益慈善性,又具有经济内在的协调性,同时还有政治参与性,公益慈善成为财富家族传承的重要的命门。我最近一段时间对洛克菲勒家族进行了专门的了解和学习。这个家族确实有很多值得中国现代家族学习的地方,我们常常说富不过三代、贵不过二代,可是他们已经富贵到了第五代、第六代。我们不学行吗?通过对洛克菲勒等这样的家族的学习考察,我认为这些伟大的家族支撑了国家的进步,也支撑了慈善的发展。当然,中国的国情不同,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家族基金会是财富家族传承的第一密码,是共享的福音

  我们到昨天(8月15日)为止,非公募基金会是2488家,这两千多家非公募基金会大概有8%左右带有家族基金会的特点,但还不是地地道道的家族基金会,只是符合家族基金会的部分特征。美国现在带有“家族”字样的基金会大概17000多家,而我们大概有一两百家基金会具有家族基金会的基本特征,还处在家族基金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什么说它是蓄势待发呢?势在哪里呢?我觉得这个势有两种势,一种是内势,一种是外势。

  所谓内势是家族传承的内在需求。社会在转型,中国的企业家、慈善家也在转代,到了第二代,我把它叫做善二代。怎么才能做到富过三代,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办?西方的很多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可能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但家族基金会这样的制度设计,对中国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一些亚洲国家或地区有了成功的实践。我觉得这跟市场经济一样,只要你搞市场经济,基本法则都差不多。我觉得只要实现家族传承,要建设家族基金会,基本的做法大体上是一致的。当然,它也会有本土的特点。这是一种内势,家族要传承就必须要走这些路子。

从外势来看,社会有追求共享的要求。当然,作为一种势,光要求不行,还要创造条件、创造氛围。第一、要树立财富的社会标杆,我们现在有些企业家,特别希望做好慈善,做好家族慈善基金会,社会要给他们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去实践。第二、要提高全民的慈善意识,要让富人敢拿出钱来做慈善,不拿钱做慈善你也仇他,他拿钱做慈善你也仇他,甚至更仇他,那怎么办?这不是把人家逼到国外去吗?所以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慈善氛围。第三、要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制度。对我们这些实践者来说,目前的法律环境,我们也能生出来了,但是长不大,所以很痛苦。

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从企业走入到慈善领域的慈善工作者,我认为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这个话可能听起来很政治,但很实在。执政党既要领导好政府,也要引导好社会,要把官的管理与民的自治有效结合,达到最有效的程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官民共治。习主席、党中央多次强调社会治理,而且强调依法治理,把老百姓的利益真正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感到特别的激动和欣慰。我甚至认为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公益界最大的公益莫过于支持习主席领导的改革。

公益界的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慈善人的使命是全力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让我们共同来承担起这个使命吧!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理事长卢德之博士在首届中国慈善论坛开幕式“创造共享价值”上的主题演讲录音整理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