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9月21日,纪念GCS国际总部创立40周年及2019联合国国际和平日在韩国朝鲜大学举办。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我会理事长卢德之博士受邀参加并发表了题为《协同共享的道路与和平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现将录音整理稿转录于此,以飨读者。
尊敬的大会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来到光州、来到美丽的朝鲜大学,非常高兴能够参加2019GCS国际大会。在联合国国际和平日这个重要的日子,大家从世界各地、从韩国各地来到这个庄严的会场,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首先要表达的是对大会的创始人赵永植先生,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在座的各位以及长期以来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的人们,表示最由衷的敬佩!因为大家的付出,世界才更加美好,人类将更加温暖!
.png)
今天,来自40多个国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我从大家所表达的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热切愿望与美好追求中,看到了非常重要、非常本质的特征是,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更加多元的世界、更加需要多样化发展的世界,大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通过更加包容与开放、融合与超越、发展与共享的理念与机制,寻求世界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美好未来的道路。
这条道路,我称之为协同共享的道路。我认为,这种协同共享的道路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相向而行,二是相互补充,三是相互促进,四是相互制约。所谓相向而行,就是要共同面向未来,走向共享;所谓相互补充,就是要相互借鉴;所谓相互促进,就是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谓相互制约,就是相互依存,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这种协同共享的关系既有利各国的发展,也更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而且,这种协同共享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现实的行为选择了。比如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工程等迅速运用与普及,体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开放、包容、共享与可持续。这一切在今天已经叠加在一起,所带来的任何影响都是世界性的影响,比如智能制造的根基或许是一个国家,但产业链、价值链却是全球性的传递与连接。为此我相信,这条协同共享的道路,一定会为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新的机制。

在此,我们还应当看到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往往以矛盾甚至对抗的方式出现,又以均势状态对峙,而后经过一种竞争与斗争、协调与磨合、消解与超越,然后会转向相互协同,寻求共识,尽可能多地达成一致性和解,实现一种新的和平局面,其核心特征就是相关各方通过促进相互关切,共同实现一种协同共享的新价值与新发展。
这说明,当今世界尽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甚至是一个进入百年大变局的世界,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任何时候,世界发展是基础,没有好的发展,不可能获得共享的条件。同时,世界有了好的发展,协同共享就应当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与目标。中国在最近40多年里,实现了近7.3亿人口的脱贫,体现的就是一种协同共享的追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近年来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就是一种追求世界协同共享的方式。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世界各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能陷入相互排斥、相互压制、相互危害的陷阱,应该相互肯定、相互提携、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我们的世界也才可能获得更好的可持续的世界和平与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作为一个中国慈善组织的负责人,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也是多样的世界。伟大的人类文明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我们更好地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多彩的文明基础与文明资源。我在《共享颂》这首歌曲中强调的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求同存异、百家和鸣、同频交响,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光。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世界,只有让共享之歌在寰宇飞扬,我们才可能更好地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进程!为此,全世界的慈善人应当更好地联合起来,共同为探索协同共享的道路与和平发展的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