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理论研究 > 华民学苑
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地
发布时间:2009-08-25

 

        去年发生的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和刚发生的台湾8.8水灾对两岸人民造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重大损失。同样应对前所未遇的自然灾害,同样呕心沥血地抗灾救灾,在灾后的海峡两岸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其中蕴含的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

        汶川地震使得大陆民众空前团结,众志成城,政府措施得力,处置得当,政府领导人的威望提升,形象改善,赢得了国内外方方面面的普遍赞誉,应该说在救灾中的表现为他们加了分。
而据台湾水灾中相关民调显示,一半以上的民众对政府作为不满意,台湾地区领导人则陷入了经常“鞠躬道歉”的尴尬局面,他们在救灾中的表现无疑为他们的执政水平和人格魅力大为减分。

        一、四川汶川大地震与台湾台风简单对比
 

 

类目 四川5.12汶川大地震 台湾8.8水灾
概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巨大,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莫拉克台风于2009年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省花莲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登陆后向偏西方向横穿台湾中部地区,台风带来的暴雨致使台湾南部遭受50年最重水灾。
8月9日16时,台风在福建省霞浦县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

灾前

预测
地震预测目前仍然是个世界难题,大陆相关部门未能事先预测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现有气象科技对于定量降水的预报能力非常缺乏,准确度不到三成,台湾气象部门对此次台风的路径和雨量预测均有较大偏差。
损失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 截至8月25日台湾共291人死亡、387人失踪、45人受伤,估计最终遇难人数超过500人。截至24日上午10时,“莫拉克”台风已造成台湾农业产物损失及民间设施损毁共计145.8978亿元。
大陆事先成功疏散上百万人,共有5省8人死亡,3人失踪,1103.4万人受灾;
 
部分对救援工作的评价 英国《金融时报》5月14日报道,中国政府对汶川大地震作出的迅速反应值得称赞。他们丝毫不掩盖地震的严重程度。相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总理温家宝几小时内就赶赴灾。
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负责人莫里斯•拉米雷斯说:“速度绝对是关键的。中国把有用的资源尽可能地投入到了受灾地区。他们应对非常好。”
救灾黄金72小时、政府到底做的好不好?根据TVBS民调中心在8月10日跟11日做的最新的民调,对于马英九的救灾表现,47%的民众表示不满意,满意的比例是26%;对刘兆玄的救灾表现,不满意的受访者有51%,满意的则是26%。以整体来看,31%的民众表示满意政府这几天的救灾表现,不过不满意的人还是高达52%。部分国际媒体对台湾救灾工作也持负面批评意见。
军警表现 12日22时许,武警四川总队、武警水电三总队的3000余名官兵,携带救灾装备赶赴灾区。某高炮团一支20人的侦察分队率先进入汶川境内。23时15分,武警驻四川某部200名官兵第一批到达汶川县城。24时已有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到达灾区开展救援。截至13日6时30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震救灾的兵力已达16760人,其中军队11760人,武警5000人。 截至8月16日,台军已累计派出13.9万人次兵力投入救灾,出动救灾车辆4409辆次,直升机1706架次,各种工程器械2296部次,协助撤离灾民6640人。但军队与各种救援力量的整体指挥协调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机动力量在救灾黄金期内不可替代的作用。
媒体表率 大陆主要电视台都暂停了娱乐节目,几乎全天候播报地震信息,网络、报纸、广播等各类传媒全力报道,为公众了解和参与抗震救灾提供了足够的渠道。 岛内外各类媒体全力报道灾情以及抗灾、救灾的工作,发挥媒体在舆论上的积极引导作用,呼吁推动社会各界投入到台湾的抗风救灾工作中。
社会捐赠 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2009年2月28日)总计760.22亿元,台湾省总共筹集20亿新台币援助灾区。(约合4.5亿人民币) 截至0824日下午6时止,台湾赈灾专户已收到捐款26亿3806万新台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1日大陆各界向台湾受灾同胞捐款总数已达大陆各界为台湾受灾同胞捐款总数已达7.818亿元人民币。
企业
表现
据5•12赈灾排行榜数据显示,有超过55%的上榜企业为民营企业,其中捐赠数额超过1500万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有58家,占总数的47.2%,分别高于国有企业及跨国公司的比例。 8月16日台湾民间企业捐赠接近50亿元新台币,8月21日台塑集团累计捐款达13亿元,居台湾企业捐助金额之冠。
部分NGO
状况
大陆16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共接收捐款11.15亿元。2009年8月12日,一场汇聚150余家社会组织、80余家企业、50余位专家学者的“社会组织‘5•12’行动论坛暨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在京开幕,由七份报告组成的《“5•12”行动启示录:汶川大地震社会响应研究》正式发布,对民间组织在“5•12”汶川地震中的行动表现,做出了系统分析及反思。这也充分说明了大陆NGO的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值得肯定。 慈济功德会由创始人证严法师下令于慈济花莲总部成立救灾总指挥中心,动员慈济位于全台湾的所有人力物力向灾区立即供给逾20万份热食(香积饭、面)、发动志工(志愿者)15,000多人在全台灾区关怀。慈济志工从11日开始就中南部灾情持续全面性帮助高雄、台南、屏东、台东等重灾区,并针对12,000户灾民,发放五千到一万元新台币不等的慰问金。不仅是慈济,以台湾红十字会、法鼓山、佛光山、世界展望会等慈善组织为代表的民间力量都在起着抚慰灾民、协调救灾物资的作用。凭借各机构多年赈灾的经验,他们已经抢先政府好几步启动灾后重建计划。
国际援助 地震第二天就接受外国救助队进入,截至5月17日16时,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六支境外救援队伍,已经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 台媒报道称美国表示可用军力援台救灾,对此,台当局起初婉拒,在遭到绿营责骂后又迅速改口,表示欢迎国际援助。日本援助台湾捐款追加到1亿日元,并向台湾高雄县派遣紧急援助小组,美国、澳洲、以色列、联合国等机构均以各种形式援助台湾。

        (声明:本文所采用素材均来源于各类公开资料,仅作为初步研究的原始素材积累,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系统研究结果,如有遗漏或其他情况,请提出您宝贵的批评意见!)

        二、老百姓的事是不容做秀的

        两场不同方式的“救灾”告诉我们,老百姓的事是做不得秀的!

        在台湾这种社会里,不管你干什么,哪怕是一件好事,都会有很多人来责难你,因为你有对立派啊。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最后会连自己做事是对还是错都搞不清,因此就应该确立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以老百姓的立场为标准。要不然就没有是非标准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作为政治领导人来讲,如果一个人不是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没有百姓的情感,倘若有那种私心那种一己之利在作怪的话,就会畏手畏脚,裹足不前。因此,不管谁当家谁当政,老百姓是天是地,老百姓的事是做不得秀的。谁要拿老百姓的事去作秀是要受到惩罚的,是要受到谴责的。不从老百姓的需要出发做事,就会失去客观标准。比如,这次救灾中台湾领导人乘坐直升飞机视察,这本是均为平常的一件事,可被党派媒体大为炒作,而相关人员又不能坚守是非的客观标准和底线,连自己本来做得对的事也不自信了!

         很显然,台湾这次台风灾害搞成这样跟他们体制内有很多作秀的因素在里头是分不开的,因为选举本身就是一个秀场,再加上党派之间前一段时间的互相攻击,你说黑我说白,这种来源于西方民主却又发生的一种民主异化,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人民的感受,在这样的时刻做一些无聊的政治格斗、政治博弈,这都是不负责任的。所以说老百姓的利益就是立场,就是标准。据媒体介绍,小林村的村长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组织了几百人的转移,最后自己被泥石流埋掉了,像这样的人他就值得人们的尊敬,值得人们去纪念他怀念他,就应该去给他树丰碑。相反的这些政客政治家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上,如果你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拿老百姓的生命不当一回事,这样的人一定会被历史所抛弃。

         面对大自然的灾害是来不得半点作秀。这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一些公益慈善机构。所以这个作秀不光是政治家作秀,公益慈善人士也会作秀,我们的一些理论研究者也会作秀。所以说,我们做研究要真正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实实在在为人民的事情去做一些最实际的工作。学者要讲良心,否则,就成不了大学者。同样,慈善人也要讲良心,讲善心。我们的基本立场就应该是老百姓的立场,应该是社会弱者的立场。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我们的服务对象、站在社会弱者的立场上,思考我们慈善人的所作所为。为百姓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目标。

       三、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两岸应和谐共荣

      中华民族的产生、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中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华民族聚居的辽阔地域上,历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远古时代,任何一个部落和地方,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抵御巨大而又频发的自然灾害。在自然灾难面前,老百姓是抗风险能力最弱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受苦最深、日子最苦的就是老百姓。千百年来,自然灾害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共同敌人,在一次次抗灾救灾中,各个部落、各个民族的老百姓共同奋斗,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灾难锻造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事实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根基。大禹的儿子启之所以能建立夏王朝,毫无疑问,带领百姓治水成功的大禹为其赢得了合法性。起源于灾害管理的中国最初的政府形成后,积累了丰富的灾害救助经验,形成了日渐完备的抗灾救灾政策和措施。适应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以儒学思想为理论支柱和基本内核的救灾思想,形成了大一统的集权国家。从西周开始历代政府都设立了职责包括灾害救济在内的政府管理机构和官员,形成了君主全面统筹、工部安排部署、各级官吏具体实施的自上而下层层负责的灾害救助体系以及从灾前预报、防御到灾后救助的灾害防治机制和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维护老百姓利益的社会管理职能。
长期的灾害管理和救助经验,让中华民族认识到巨大的自然灾害从来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是大家的事。我们的国家没有四分五裂、没有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国,与应对灾害的需要不无关系。正因为如此,在救灾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大量的人力使用、资金和物资调配、财务管理等事务,形成了有效的“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一个地方受灾后,有国家的全面统筹和其他地方的支持,有中央和地方的互动,有举国资源的共享。

        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抗灾救灾的举国体制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在几个标志性灾害事件的推动下,我们的抗灾救灾能力逐渐提高。特别是非典发生后,我国政府建立了日益完备的应急管理机制。灾害的频发和经验的积累,使我们的抗灾救灾从原来的应急措施变成了一种常态的机制。从灾害预报、灾害应对、灾害救助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应对方案。

        地理环境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的根基。如果脱离了原有的地理环境,忘却了原来的文化根基,应对灾害的能力也就消减了。应对灾害需要有强大的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支撑,更需要从地理上就难舍难分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回顾海峡两岸在最近的巨灾面前的同舟共济、精诚合作的经验,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从老百姓的需要考虑,为了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两岸应和谐共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携手努力。

 

(华民慈善基金会两岸救灾讨论会观点记录)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