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 理论研究 > 华民学苑
卢德之:文明开放包容与世界协同共享
作者:卢德之
发布时间:2019-06-05

【编者按】该文经中国故事杂志、中华善德网刊发后,多家媒体转载,反响强烈,特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文明开放包容与世界协同共享

——世界发展基金会一行、罗格斯大学师生中国访学团交流综合稿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

2019527日) 

 

 (编者按: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博士于2019420日、527日分别在同世界发展基金会主席郭咸纲博士一行、罗格斯大学师生中国访学团交流时,谈到了他对“文明开放包容与世界协同共享”的看法。有关内容现整理如下。)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交流。

最近10多年来,我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慈善机构、NGO有过热情而美好的交流。慈善机构、NGO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胸怀与理念、目标与文化、方法与措施等,都让我感受到了文明多元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价值与未来意义。

今天,我想表达的是一个慈善人、一个NGO的呼声,不同文明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共同财富,它们的本质就是开放、包容、共享与可持续。慈善机构、NGO更应当团结在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宗旨及原则下,发挥慈善机构、NGO的联系与合作机制,充分表达其公共性、公益性主张,更加重视和尊重不同文明发展成果,通过开放与包容,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世界走向协同共享。
 
          

    美国罗格斯大学原副校长爱德华兹博士、罗格斯大学华民研究中心主任黄建忠教授访问华民慈善基金会,与卢德之博士进行了友好而深入的交流。
 

一、开放包容:任何时候,开放、包容都是取得成就的关键。慈善机构、NGO最能深入到世界各地各个阶层,最能体会到生活在不同文明中人们的理想、现实与诉求,最能感受到不同文明只有通过开放、包容与共享,才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规律。

人类文明史就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任何不同文明都有自身文明发展的特征,都能数得出对世界文明贡献的成果。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古罗马文明、中华文明等。

进入21世纪,世界是平的了,并且呈现出日益开放、包容、协同的发展趋势。无论城市、乡村,无论发达、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通过互通互联的方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文明也都在以不同方式为世界新文明发展创造新的成果。

比如我手里的苹果手机,就是开放、包容的产物。苹果手机,都是在美国设计研发,然后从日本、韩国等全球供应商那里采购硬件,最后由在中国的富士康集团组装,再销往全球。比如华为产品,由中国公司设计,然后从全球供应商采购,组装后销往世界各地。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过程,也是开放、包容、共享文化的具体表现,更是不同文明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积极结果。比如,在苹果、华为产品里,我们看到了经济文明、科技文明,看到了美国、中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的文明。

不同文明交流有载体、有桥梁、有使者。

作为慈善机构、NGO,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明基础。我们是不同文明交流最直接的桥梁,最踊跃的使者。我们的交流、对话即使存在分歧,也是文明交流过程中的浪花,是文明发展的正能量,绝不会是文明的歧视、文明的冲突。

世界发展证明,开放才能更好地打开胸怀,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包容才能更好地发展。这是经验,今天成为一种原则。大自然是包容的、多样性的,不同生物、非生物便构成了生机盎然的世界。大自然是包容的。人类社会也是包容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才共同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具体到文明上,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文明因开放而交流,因交流而理解,因理解而包容,因包容而发展。特别是今天,在技术上,世界互联互通的技术越来越多;在经济上,日益细分的产业链日益全球化;在文化上,一首新歌可以让世界无数人同时沉醉;在生活上,一种美食能够让世界各地的人回味无穷。人类文明是一个百花园,开放、包容、共享是百花园的品格,不同文明是百花园绽放的花朵。大家有合作,也有竞争,更有共存、发展与繁荣。

面对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我们应当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眺望未来的道路,消除与世界发展目标、要求不相适的政治、经贸、文化等束缚,通过相互尊重、协商平衡相互的关切,扩大共识,共同追求人类的梦想与未来。

第一,现代科技已经为文明开放、包容、共享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但是拥有技术,更应当胸怀世界,在自己发展的同时,更要福及更多的人,而不应以狭隘的国家主义、保护主义把一切转化为妨碍、损害交流的政治与安全说辞。任何极端化对世界发展都是不利的、不确定的因素。

第二,作为文明最新成果的高新技术,不能沦为资本摄取超额利益的极端手段。技术发展需要资本,更需要责任、需要道德,否则,就可能背离高新技术的人文本质,也可能背离技术文明的基本要求。

第三,随着人工智能设备、生物识别技术等日益兴盛,智能化、无人化将迎来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更需要加强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任何先进的人机交流与对话,都是对人的冷膜。文明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类是文明创造、文明交流的主体。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退场,必须在场。坚守人类是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发展才具有崇高的人类价值与意义。

我们敬畏文明,敬畏人类伟大的智慧与精神,就应当通过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通过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通过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扩大不同文明的开放、包容、共享,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文明与未来。

慈善机构、NGO具有先天的开放、包容、共享基因,应当为此付出更神圣的努力!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博士在第二届华民学者研讨会做《共享与发展》主题演讲。

 

二、协同共享:世界发展到今天,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必须进一步深化、创新,特别是要更加重视资本与资本精神、财富与分配的关系,重视效率与公平、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推动协同共享,让文明交流、让资本自治、让社会和解。

世界是多样的,人类文明是多彩的。

同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明,更不会有独善其身的文明,任何文明也不能固步自封,都应当通过开放、包容与共享,实现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航道上,不同文明的航船无时无刻不在交流、对话中航行。

航行是需要灯塔、需要航标灯的。

那么,航标灯是什么呢?

换句话就是说,我们如何尊重和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呢?我认为,在重视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生态等协调发展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突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经济发展上,更加重视资本与资本精神、财富与分配的问题;二是在社会发展上,更加重视效率与公平、多数人与少数人的问题。这是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基本力量。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都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资本。但是重视资本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本背后的道德精神。这种资本背后的道德精神,我称之为资本精神。为什么全球财富日益增长的今天,两极分化、不平等反而日益加剧了呢?缺乏资本精神是一个重要原因。拥有资本很重要,拥有资本精神更重要。如果拥有资本,而缺乏资本精神,即使自己发展了,也不能恰当地处置财富,就更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发展经济要坚持效率,但也应当兼顾公平;拥有资本、技术、创造财富的人,可以更好地生活,但也应当考虑让多数人如何共享利益。今天,让资本、技术、财富更好地发挥价值,承担责任,本质上就是一种协同共享的过程。

大家首先在技术标准与应用上走到了一起,就应当让思想、生活等更多地走到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共享发展,不是很好吗?所以,面对21世纪发展,大家可能都看到一种比较好的文明发展方式,那就是走向共享,走向协同共享。

所谓共享,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共生、共存、共发展的关系总和。

所谓协同共享,原则上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共享,而又不是平均享有;二是共享具有差异性,是动态平衡,又具有协同性,不是两极分化;三是共享具有激励性,鼓励好的更好,落后的积极赶上,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协同共享在实现途径上,具有四大要素:第一,方向要同向,第二,相互要补充,第三,相互要促进,第四,相互要制约。所谓同向,就是要共同向往未来,走向共享;所谓补充,就是要相互对话、相互借鉴,共同发挥进步作用;所谓促进,就是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所谓相互制约,就是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是一种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发展是大家的事,不会只是一个国家的事,更不会只是一个人的事。人类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共享文明这件事做好。而且,在协同共享下,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好事,任何人的进步都值得庆祝。任何人都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利益和好恶去对待别人,更不能把别人的发展与进步看作是自己的压力。对所有人发展与进步应当寻求协同共享,而不是敌视和打压,目的就是让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创造,让创造有利于更好地共享,让共享又有利于更好地交流。换句话说就是,让文明交流,让资本自治,让社会和解过去如此,现在更应当如此。

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慈善人,我对此充满信心。

          
      2019427日,华民慈善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罗格斯大学共同主办的共享与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华民学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三、共享文明:面对21世纪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应当创新,特别是面对日益复杂而又难以克服的共同困难与问题,人类文明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共享文明,这或许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主题。

方向和主题日益重要。

放眼世界,协同共享是理想、是趋势,也是日益清晰起来的事实。比如共享经济、共享城市等。特别是伴随世界科技快速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工程等迅速运用与普及,本质就是开放、包容、共享与可持续。这一切叠加在一起,任何影响都将的世界性的,比如智能制造的根基是一个国家,产业链却是全球性的。所以,如果所有向好的影响、正能量叠加在一起,很可能在21世纪催生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可能会成为不同文明共同寻找到的一条解决世界问题的道路。

我认为,就是通过协同共享而日益呈现出来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共享文明。也可以说,共享文明正是世界不同文明通过交流、对话,能够扩大共识,寻找最大公约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融合与超越,构建一种新的文明的方向和主题。

所谓共享文明是当今人类共同创造、共同认同、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新形态,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与人本身所有关系的核心价值总和,是人类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共同遵循和促进全球化生产、生活需要的国际秩序、制度设计、文化教育、生活习性等新文明的集合。

共享文明下的文明形态至少呈现出五种形态:一是共享经济形态,核心是享权与产权并存,但享权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共享政治形态,核心是民主4.0。这是民主的升级版。三是共享社会形态,核心是官民共治,让官的管理和老百姓的自治依法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四是共享文化形态,核心是不同文化的融合与超越。五是共享生态形态,核心是“天人合一”。这些共享形态不是孤立的,彼此相互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一个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态体系。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共享观念就进入了人类初始文明,并贯穿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合作的方式日趋复杂,共享观念不但没有因为社会构成方式的变化而削弱,反而不断得以强化。到了今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共享的呼声也更为热切。

尽管如此,我们应当特别重视三个方面的理解与行动:第一,由共享理念、共享追求、共享实践发展而来的共享文明,最能反映世界共同的基本价值观与体系,反映开放、包容、可持续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二,共享文明要从一种发展趋势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共享形态,则需要全人类,无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无论城市、乡村,无论群体、个人,都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第三,理想始终与现实存在距离,共享文明还尽管还是一种趋势,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因此,我们需要清醒的是,消极狭隘的国家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既是推动协同共享与共享文明发展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可能是促进共享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发展有时候出现的奇迹是,相反的反而促进了相成!不好的事,可能酝酿出好的发展结果!

春天美丽,因为百花齐放;大海辽阔,因为接纳百川;文明永续,因为文化多元化。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共享价值十分明显。比如,西方社会的福利社会制度等,也正是共享的具体表现形式。面对21世纪发展,不同文明应当明确的是,世界不会自然走向公平、繁荣和进步,共享文明也不会自然建立起来。大家坚持以促进协同共享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制度选择,即使面对一些消极的、不确定因素,也应当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文明,才可能不断推进建立开放、包容、共享与可持续性社会的伟大进程。

    对此,我充满信心,并在此真诚地祝福人类社会!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京ICP备08103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97号 版权所有:华民慈善基金会